最新战况显示,以色列军队已深入加沙地带腹地。三个主力师的地面部队突破防线,成功攻入加沙城中心区域。在持续24小时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中,以军对140多个重点目标实施了毁灭性打击。空袭过后,地下隧道系统坍塌,高层建筑接连倒塌,整座城市几乎找不到一栋完好的大楼。这场军事行动绝非单纯的战术打击,而是内塔尼亚胡政府精心策划的一场政治豪赌。
以色列国防部长放出狠话,要求哈马斯立即无条件投降,否则将彻底摧毁加沙。总理内塔尼亚胡更是直接向埃及施压,要求其驱逐在开罗的哈马斯高层,否则以军将跨境采取行动。面对欧洲各国日益强烈的谴责,内塔尼亚胡的态度异常强硬,他公开表示以色列必须做好长期被国际社会孤立的心理准备。 这场军事行动背后暗藏更大图谋。以色列政府显然不只是要打击哈马斯,而是企图通过军事占领将加沙地区据为己有。一旦这个计划得逞,即便国际社会仍承认巴勒斯坦的主权,实际控制权将完全落入以色列手中。如此一来,巴以和平进程的最后希望也将被彻底碾碎。 内塔尼亚胡深知此举的代价。虽然以色列军工实力雄厚,能够自主生产无人机和防御系统,但在航空发动机、精密电子元件等关键技术上仍依赖欧洲供应。如果欧洲全面实施制裁,不仅会重创以色列军工产业,更可能引发经济危机。近期他频频强调自给自足,正是为可能到来的国际孤立做准备。 这本质上是一场政治赌博。现年75岁的内塔尼亚胡任期将至,面对左翼势力可能重新掌权的威胁,他选择主动挑起战事。对极右翼势力而言,左翼政府与巴勒斯坦的和解方案是不可接受的失败。因此,内塔尼亚胡不惜以战争为代价,在任期内实现对加沙的实际控制,哪怕要承受长期制裁也在所不惜。 为转移国内矛盾,政府再次祭出惯用手段:渲染国际社会围攻以色列的论调。通过制造外部威胁的假象,将民众对经济恶化、伤亡增加和社会分裂的不满情绪引向外部。虽然内塔尼亚胡试图将自己塑造成国家守护者,但无法改变一个事实:战争带来的苦难最终都要由普通民众承担。随着以军坦克开进加沙城区,巴以冲突已滑向不可挽回的深渊。内塔尼亚胡可能在短期内赢得军事胜利,却可能将国家拖入长期困境。历史证明,武力占领换不来真正的和平,这场政治豪赌的最终代价,恐怕还是要由发动者自己承担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升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